消化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关于新型肺炎,中国医学科学院专家组十问十
TUhjnbcbe - 2022/12/1 22:43:00

新京报快讯(记者许雯)新型冠状病*感染比SARS温和吗?全国确诊和疑似病例数增加这么快,是否已经出现了“超级传播者”?药物研发有何进展?1月27日,针对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中公众关心的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权威专家,一一作答。

1.冠状病*与“新型”冠状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教授: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冠状病*。冠状病*,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用专业术语来说它属于套式病*目、冠状病*科、冠状病*属,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可分为α、β、γ、δ四个属。在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之前,共发现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人在感染上述病*后,会表现为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临床症状,例如我们熟悉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而只要是重呼吸道感染类疾病,都可以叫SARI,SARI的全称是“severeacuterespiratoryinfection”,中文译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引发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身份”已被确认:它的中文名称是新型冠状病*武汉株01,分类学为-nCoV,属于冠状病*β属。该病*于年1月6日被分离出。之所以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是因为此次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nCov是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属于和SARS、MERS不一样的新分支。成功确认病*“身份”,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

根据对既往SARS、MERS等冠状病*理化特性的研究得知,冠状病*(也包括新型冠状病*)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酒精)、含氯消*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但氯己定(洗必泰)不能有效灭活病*。

2.有人说新型冠状病*感染比SARS温和,这种说法可靠吗?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单广良教授:

新型冠状病*感染正处于流行期,人们对新型冠状病*的来源、传染性、感染的传播途径和诊疗方法等尚处于逐渐发现和不断认识的阶段。仅根据目前观察到的表面现象,简单地将新型冠状病*-nCov与SARS从致死的危害、传染力和传播速度作比较,还缺乏临床上系统的、可比的数据支持和充分的流行病学证据。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感染防控的紧要关头,有关“新型冠状病*比SARS病*温和”的说法,有可能会令人误解,甚至削弱大众对新型冠状病*感染预防的重视程度,更有害的是可能造成部分人产生松懈和侥幸心理。

我国学者最新发表在Lancet杂志上对武汉41例-nCoV感染病例的研究结果显示,-nCoV感染具有与SARS相似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病死率也不容小视。因此,目前对这一正在流行疾病危害的严重性和积极防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新型冠状病*真的来源于蝙蝠吗?传染过程中是否存在“中间宿主”?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教授: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提示,此次新型冠状病*起源于蝙蝠。但关键问题是,蝙蝠病*正常条件下不能直接感染人类,可能通过“中间宿主”感染人类。现在的问题是,“中间宿主”到底是谁?有科研论文和社会上的流行说法将“犯罪嫌疑人”指向蛇、豺等动物,都需要进一步去确证。

实际上,“中间宿主”的确定需要严谨、公认的科学流程:在“中间宿主”中分离到可在其体内繁殖复制的病*;分离出的病*能够在动物模型上显示致病性及病理特征等;确认该病*在感染传播链中的位置(是通过携带病*的动物感染人,还是已经感染病*的人再感染动物?)等等。总之,不能轻易得出结论,应鼓励继续通过各种科学手段开展新型冠状病*溯源研究。

4.目前,全国确诊和疑似病例数增加这么快,请问是否已经出现了“超级传播者”吗?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教授:

目前此次疫情中尚未确认出现“超级传播者”。所谓“超级传播者”是一个流行病学专业术语,一般指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感染者,比其他患者更容易传染其他人,从而影响疫情的扩散速度及规模等。

“超级传播者”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首先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即向有利于物种生存的环境适应性变异。病*繁殖严格依赖人体细胞提供场所及所需物质,所以病*进化的最终目标,一定是增强感染性,降低致病性(当然不排除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病*致病性增强的现象),否则细胞全部被病*杀死,病*自身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当病*在人体内发生变异导致感染性增强,那么这个被感染的人就是一个“超级传播者”。

当然,一人感染多人的现象不止因为出现“超级传播者”。感染病*的个体产生的病*量大(重症患者等)、通过咳嗽等方式释放的病*多、以易传播的方式与其他人接触多(面对面交流等),以及被感染个体与多个其他未被感染的人同处某种相对封闭的环境等,都会造成一人引发多人感染的现象。

5.新型冠状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方式有哪些?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医院副院长、呼吸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彬教授:

从目前的情况看,95%以上的新型冠状病*肺炎病例都与武汉有关:去过武汉,或从武汉来,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和医务人员感染情况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中国研究者对深圳一个出现家族聚集性病例的家庭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几个患者身体里分离的病*序列几乎一样,提示为同一个来源,确认了新型冠状病*可以人传人。

通常病*传播主要有三种传播方式:一是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进入易感黏膜表面;二是接触传播:在接触感染者接触过的东西后触碰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导致病*传播;三是空气传播:病原体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具有传染性。对于新型冠状病*,以上三种传播途径的隔离防护措施都要做好。

6.如果不幸感染新型冠状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詹庆元教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常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大约半数患者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少部分患者可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能是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尤其引起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发病时症状轻微,没有发热。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根据今年1月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来看,患者发病时的常见症状为发烧,咳嗽和肌痛或疲劳。全部患者均患有肺炎,胸部CT检查发现异常;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脏损伤和继发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已发现多个“不典型”病例。患者不是以呼吸病症状前来看病的,他们有的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的心慌、头疼、患结膜炎,甚至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的。这类“非典型”患者会是隐性传染源,需第一时间加以鉴别诊断,尽早隔离。

7.国内新型冠状病*药物研究有什么进展?

1月22日,国家科技部紧急启动针对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科技应对的应急攻关项目,成立科研攻关专家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针对新型冠状病*发布专项项目指南,并给予资金支持。课题组已根据此次新型冠状病*的结构特点,挑选了多个化合物和已上市药物,送往武汉病*研究所进行筛选,希望能够从中发现具有抗击该病*活性的化合物。

最新消息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联合应急攻关团队迅速发现了30种可能对新型冠状病*肺炎有治疗作用的药物,他们将开展活性测试,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加直接的指导。

8.新型冠状病*感染属于乙类传染病,国家为何要对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单广良教授:

目前,即使在对新型冠状病*的*力和传染性还需进一步观察和认识的情况下,对感染患者采取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完全是出于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考虑。鉴于目前春运高峰人口大量流动,以及国内多省出现的新发病例均有明确的在武汉期间的密切接触史,所以对武汉采取暂时的交通限制,可以有效地遏制疫情上升的势头,也是最大程度地控制流行扩散的有力措施。

9.公众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特别是免疫力低下、有慢性病的易感人群如何进行防护?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医院副院长、呼吸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彬教授:

新型冠状病*已经确定可以人传人,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免疫力低的老人固然要注意防护,平时很少生病的年轻人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对于“免疫力强”的人,新型冠状病*肺炎一样存在很大的威胁。从目前的情况看,72%的感染者是超过40岁的人群,男性感染者占64%,40%的感染者本身还有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国家卫健委23日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新型肺炎,中国医学科学院专家组十问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