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内容我们谈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兼有表证时,应当注意辨别,治疗上当温中与解表兼顾,以免造成外邪久不去,而引邪入内,导致胃痛迁延不愈。此时,由桂枝汤化裁而来的小建中汤常可选用,该方温中同时兼有解外功效,故较为适用。表解之后,根据情况可易为专于温补的大建中汤,正所谓“外寒里虚胃脘痛,易攻为补常建中”。本期我们继续分享胡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
不可否认的是,就临床表现来看,消化性溃疡表现为虚寒者居多,但并不能机械的认为凡是消化性溃疡者就施以温补。一些人囿于溃疡病多是虚寒的认识,临床往往不仔细辨证,动辄就予温中补气之药,不见疗效则加大药量,患者难以忍受,不得不换他医诊治,胡老的医案中就有不少这样的病例。
验案学习
张某,男,40岁,初诊日期:.10.28
患者年即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去年又查出有慢性肝炎,经常疲乏无力,纳差,右胁痛,胃脘痛,时有头晕、吐酸烧心,怕冷,前医辨证为脾胃虚寒,投与*芪建中汤加味,服六剂,头晕加重,每早起右胁痛,胃脘痛更明显,咽干思饮,大便干,苔白腻浮*,舌尖有瘀点,脉沉细。胡老认为是瘀血阻滞所导致的胃脘及胁痛,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用药:
柴胡四钱,枳实三钱,*芩三钱,半夏三钱,赤芍三钱,桂枝三钱,桃仁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大*二钱。
上药隔日一剂,服第二剂后胃脘痛已,服九剂后胁痛已,纳增,大便如常。
按:本例因有乏力、怕冷、纳差等,很易看作虚寒,但如能仔细辨证,则不难发现,患者有头晕、胁痛、咽干思饮等,其证当属少阳阳明合病。又有头晕、吐酸、烧心、大便干等,为气上逆,胃气不降。此时应以降为法,用*芪升提中气,必然加重气逆,因此出现头晕、胁痛、胃脘痛更重。本例还有两个特点,即一是右胁痛,一是舌尖有瘀点,为有瘀血的特征,因此,本例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并挟瘀血,故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阳明,并以桂枝茯苓丸祛除瘀血。其中有半夏、生姜、桂枝、大*降逆和胃,全方标本兼顾,且方药对证,故见效迅速。回过头来再分析患者的乏力、怕冷、纳差等,可知并非因虚寒,而是瘀血,气滞不疏所致,辨证时当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冯世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经方专家卷[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68-69.2.
推荐:胡希恕先生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