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在劝我的病人要及时做胃镜,有问题的并要及时复查。
然而我的亲爹却对我的话置若罔闻,以为我上学上傻了,能吃能喝的,做什么胃镜?
父亲今年66岁,身体还算硬朗,退休前是一个颇有名望的高中语文老师。虽然现在他不抽烟不喝酒,饮食也很讲究,还注意锻炼身体。
但是,据妈妈说,年轻时候,爸爸可谓“五*俱全”,喝酒抽烟很是厉害,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而且,我们家族还有消化道肿瘤史,我的奶奶就患了食道癌,不到70岁就去世了,因此,我对爸爸的身体颇为担心,总是劝他做一次胃镜,看看食管和胃。
特别是退休后,可能是突然不能适应退休的环境,食欲也变得差了,还经常反酸、烧心。
医院做一次胃镜,都被固执的他拒绝了。
他说,离开了校园,离开了他心爱的讲台,可能有点失落吧。
于是他自报奋勇,去了省城哥哥的家,照看我7岁的侄子去了。每天按时接送,生活总算有了规律,有了事情可做,正如他说的,终于享受了人伦之大乐,含饴弄孙。
然而,好景不长,刚到了7月份,我的侄子放假了,哥哥一家三口去了外地旅游,爸爸感觉百无聊赖了,又回到了家。
到家后,我发现爸爸不但食欲很差,睡眠也不太好,还爱和妈妈闹点小别扭。还一直说烧心、嗳气。
我找了他情绪高兴的时候,详细耐心地给他讲了胃镜的必要性。
万幸的是,爸爸这次竟然没有拒绝,爽快地答应了去做检查。
一个晴朗的上午,爸爸在妈妈、妹妹和我的簇拥下,医院,常言说,医不自治,我们科主任,亲自为他做胃镜、肠镜检查。
肠镜倒是没有发现大问题,有两个小息肉,当时就予以电切了。
该做胃镜了,我的心忐忑不安,毕竟爸爸已经65岁了,从来没做过胃镜,还有反酸、烧心纳差的症状,更让我的担心的是,我的奶奶就是因为食道癌走的。说实话,我最担心的还是怕食管有什么问题。
终于,镜头清晰地呈现了食管的状态,虽然有些粗糙、充血,食管粘膜粗糙,还有些多发白色扁平颗粒,下段可以看到典型的充血糜烂带,显性的反流性食管炎可以明确;
橘色粘膜上移,贲门口松弛,食管裂孔疝I型高度可疑。但看来还没有什么大问题,我悬着的心也稍稍放松了一点。
然后,主任娴熟地进行胃内逐步观察,直抵胃窦,就发现多发的疣状隆起;
然后反转镜身,看到大部分地方都还算可以,最后贴近胃底近贲门的前壁观察,发现一个很小的小隆起,像一个胃底腺息肉一样......
当时想,这次如果不是主任做,会不会漏掉?我后怕。
主任此时选用了放大模式,明显看到有腺管开口改变,血管紊乱,主任回头对我说:“我考虑早癌“。
我问主任:“先取活检,还是......?”
”我建议可以考虑直接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这个位置很旮旯,取活检不一定能取到病变组织,整个剥除做大病理活检才能得到更准确的诊断。”
于是决定第三天行ESD术。
术前常规CT检查,未发现胃壁异常表现,更没有发现胃周淋巴结影。
于是,又是由主任亲自操刀,病变完美剥离,手术宣告成功。
4天后之后,病理报告出来了-管状腺癌,局灶性粘膜下浸润。
疫情期间,为避免排队等候
请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