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传染病学笔记第五部分
TUhjnbcbe - 2021/2/15 20:31:00

细菌性痢疾

1.概述: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也称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

2.病原学:志贺菌(痢疾杆菌),G-杆菌。分为4群47个血清型:

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

我国以B群和D群为主,均可产生内*素,是引起全身*血症的主要因素。A群痢疾志贺菌还产生外*素(志贺*素)

3.流行病学

传染源:急、慢性菌痢患者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经消化道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时间较短暂,1年后免疫消失,而且各菌群和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故菌痢可多次发病。)

4.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1~4d,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7d)

1)急性菌痢:①普通型(典型)起病急,有畏寒、高热,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每日可十多次至数十次,初为稀便,可逐渐转变为粘液脓血便。体检有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及时治疗,多于1周左右病情逐渐恢复而痊愈,少数未经治疗者可发展为慢性。

②轻型(非典型)全身*血症状和肠道症状均较轻,不发热或低热,腹泻次数少,每日可数次,多为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腹痛轻,无明显里急后重。病程短,3~7d可自愈,亦可转为慢性。

③重型多见于老年、体弱、营养不良者。急性发热,腹泻每天30次以上,为稀水脓血便,偶排出片状假膜,甚至大便失禁,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后期严重腹胀及中*性肠麻痹,常伴呕吐,严重失水致外周循环衰竭。部分以中*性休克为突出表现。

④中*型(多见于2~7岁儿童)可分3型:

a.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主要临床表现:

全身中*症状:高热,意识障碍

感染性休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博细速,心音低远,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

b.脑型(呼吸衰竭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乙脑类似,可无消化系统症状

c.混合型病死率很高

2)慢性菌痢指急性菌痢病程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者即为慢性菌痢。

1)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迁延不愈,长期反复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常有粘液及脓血、伴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亦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2)慢性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病史,因进食生冷食物、劳累或受凉等诱因引起急性发作,出现腹痛、腹泻及脓血便。

3)慢性隐匿型:1年内有急性菌痢病史,临床无明显症状,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乙状结肠镜检查肠粘膜有炎症甚至溃疡等病变。

5.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象:急性期血中白细胞总数增高多在(10~20)×/L,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慢性期可有贫血。

2)粪便检查

①粪便常规检查:外观为粘液脓血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白细胞及红细胞,如发现巨噬细胞更有助于诊断。

②粪便培养:粪便培养阳性为确诊依据,为提高阳性率,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新鲜粪便的脓血部分,勿与尿液相混,立即送检。连续多次培养可提高阳性率。

3)免疫学检查:易出现假阳性,故目前尚未广泛应用。

4)志贺菌核酸检测:目前尚未广泛应用。

6.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夏秋季、儿童、不洁饮食史等。

临床表现:①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等考虑普通型菌痢;②急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考虑慢性菌痢;③儿童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循环、呼吸衰竭,而胃肠道症状轻微考虑中*型菌痢。

实验室检查:急性期病人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菌痢病人则可有贫血。粪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及红细胞,粪便培养检出志贺菌。

7.治疗

治疗原则:应根据临床类型制定

普通型:积极抗菌治疗,做好一般对症治疗

中*性:积极对症治疗,兼顾病原治疗

慢性:一般治疗与抗菌治疗并重

1)急性菌痢

一般治疗 

隔离,卧床休息,流质饮食

病原治疗:抗菌药物(第三代喹诺酮类可作首选,如环丙沙星等)

对症治疗:高热--物理降温,腹痛剧烈--解痉药物如阿托品等。腹泻(脱水)--补液

2)中*型菌痢

对症治疗:高热--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抗休克--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等

脑型的处理(脑水肿--20%甘露醇降颅压,改善脑血管痉挛--血管扩张剂,防治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须行气管切开及应用人工呼吸机。)

病原治疗: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类抗菌素

3)慢性菌痢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增强身体素质

病原治疗:①口服2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疗程10-14d;②药物保留灌肠

对症治疗:肠功能紊乱--镇静、解痉药物,肠道菌群失调--可应用乳酸杆菌制剂或双歧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进行纠正。

8.预防:主要为切断传播途径

钩端螺旋体病

1.概述: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钩体)所致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

临床特点: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后期: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重症患者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和肺弥漫性出血。

病变基础:全身毛细血管感染中*性损伤

2.病原学:钩端螺旋体,革兰染色阴性,镀银染色为黑色

培养:在含兔血清的柯氏培养基内生长,生长速度缓慢

3.流行病学

传染源: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南方以野鼠为主,北方以猪为主。鼠类所带菌群主要为*疸出血群,猪带钩体主要是波摩那群。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破损的皮肤、黏膜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对同型钩体有免疫力,型间无交叉免疫,故可再次感染。)

流行特征季节性:夏秋季,6-10月多见

地区性:稻田型--南方水稻田区多见;洪水型--北方多见。

流行性:局部流行、大流行,散发病例

职业性:农民、渔民、屠宰工人、野外工作者和矿工

年龄分布:青壮年为主

4.临床表现(潜伏期7~14天,平均10天)

1)早期(钩体败血症期)病后3天内

起病急骤,全身感染中*症状:

a.急起发热,伴畏寒或寒战,高热,稽留热或弛张热,热程7-10天;

b.头痛,一般为前额部;

c.全身肌肉酸痛(颈、胸、腹、腰背肌和腿肌),衰弱乏力;

d.腓肠肌痛:第1天可出现,轻者腿胀,轻压痛,重者剧痛,不能行走,拒按—有一定的特征性

e.结膜充血:第1天即可出现,以后加重,出现结膜下出血

f.淋巴结肿大:第2天出现,腹股沟多见,其次为腋窝,一般为*豆或蚕豆大,质较软,有压痛,但无红肿和化脓。

三症状:寒热、身痛、全身乏

早期

三体征:眼红、腿痛、淋结大

2)中期(器官损伤期)起病后3-10天

流感伤寒型:最多见,无明显器官损害,是早期临床表现的继续,经治疗热退或自然缓解,病程一般5-10天

肺出血型:较常见,败血症后3-4天出现

肺出血轻型: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无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肺弥漫性出血型:广泛肺微血管出血,有进行性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先兆期:气促、心慌、烦躁,病情可逆转恢复

出血期:极度烦躁、发绀,抢救难度大,有恢复可能

垂危期:神志不清或昏迷,高度发绀,大量咯血或口鼻涌血,窒息死亡

*疸出血型:病程的4—8日以后出现

主要表现:肝损害,出血倾向,肾损害。肾衰竭是本型主要死因。

肾衰竭型:各型钩体病都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表现:蛋白尿、细胞和管型,*疸出血型肾损最突出。单纯肾衰竭型较少见。

脑膜脑炎型

表现:CSF中分离到钩体的阳性率较高。脑膜炎预后较好,脑膜脑炎预后较差。

3)后期(恢复期或后发症期)由机体感染钩体后诱发的变态反应引起,主要表现:

后发热:经治疗体温正常后1—5日,再出现发热,38℃左右。经1—3日而自退,无需抗生素

眼部后发症:与波摩那群有关,退热后1周至1月出现。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葡萄膜炎

反应性脑膜炎:少数患者在后发热的同时出现脑膜炎表现,但脑脊液钩体培养阴性,预后良好。

闭塞性动脉炎:偏瘫、失语,反复短暂肢体瘫痪。

5.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血常规:WBC正常或↑,中性正常或↑;

尿常规:蛋白尿,可见WBC、RBC、管型

血沉:增快,以*疸出血型明显。

2)血清学检查:

显微凝集试验(MAT):检测血清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抗体病后1周出现,15-20天达高峰。1次凝集效价≥1:,或早、晚期两份血清效价4倍升高即有诊断意义。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钩体血清学诊断方法。

3)病原学检查

血培养:少用

分子生物学检查:PCR检查钩体DNA。适用于血清转换前的早期诊断。

6.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疫水接触史。

2)临床表现:早期三症三征,并发:肺出血,*疸出血,肾脏损害,脑

膜脑炎,或出现“赫氏反应”。

3)实验室检查:显微凝集试验MAT阳性

7.治疗

1)抗菌治疗:强调早期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首选——青霉素:常用剂量为40万u,im,q4-6h,疗程7天,或热退后3天

注意:首次剂量应小,避免出现赫克斯海默尔(Herxheimer)反应

赫氏反应

原因:青霉素治疗后大量钩体裂解释放出*素

表现:青霉素首剂后半小时-4h发生;持续30分钟至1小时。突然高热、寒战、头痛;脉搏呼吸加快;原有症状明显加重;也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偶可导致肺弥漫性出血,须高度重视。

2)对症治疗

(1)肺出血型:采取抗菌PNC(小剂量)、解*(氢可~mg/日,iv)、镇静、强心、给氧、止血为主的综合措施

(2)*疸出血型:参考*疸型肝炎治疗。

(3)脑膜脑炎型

(4)肾功衰竭型

3)后发症治疗后发热、反应性脑膜炎:对症治疗,必要时加激素。

葡萄膜炎:1%阿托品,10%去氧肾上腺素滴眼,应用激素静滴

闭塞性脑动脉炎:大剂量青G、激素、血管扩张剂(烟酸、氨茶碱等)

8.预防

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灭鼠、管理好猪、犬和预防接种

END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染病学笔记第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