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调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显得格外重要!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中运用较广的药物
早在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乙酸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乙酰化的水杨酸),具有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酸痛及痛经效果较好,亦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治疗风湿痛等。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近年发现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再次得到大家的重视。
到年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TXA2生成的减少有关。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依据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常见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中风的二级预防
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
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
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
消化道损伤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口服阿司匹林对消化道黏膜有直接剌激作用,可引起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厌食、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服用时可引起糜烂性胃炎、溃疡或消化道出血、穿孔。
出血症状包括:呕出鲜红血(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呈暗红色(上消化道出血减缓或停止)以及黑便等。
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心脏性死亡与全因死亡率。但长期服可导致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因此,如何预防消化道出血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预防消化道出血?
1、避免与其他抗血栓药或致消化性溃疡药合用。
2、预防性服用抑酸药物。3、选用合适的阿司匹林剂型。推荐选用肠溶剂。4、使用“最佳”剂量。有充分的证据显示,阿司匹林较低剂量(75~mg/d)与较高剂量(~1mg/d)相比,抗栓效果相似,但是较少引起副作用?因此,阿司匹林75~mg/d的剂量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长期预防符合“疗效最大,*性最小”的原则。5、筛查与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溃疡和出血的复发?建议在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前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根除?6、评估监测老年人胃黏膜。老年人胃粘膜对损害因素的适应能力减退更易引起胃粘膜损伤,尤应加强评估和监测。7、重视服药者的病史。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者,尤其是过去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阿司匹林时曾发生过类似病史者,这些患者属服用阿司匹林易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应慎用和禁用。虽然有出血风险,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就能很好的避免消化道出血?1、阿司匹林肠溶片应空腹服用。
为了减少出血风险,目前临床运用的阿司匹林制剂以肠溶片为主。阿司匹林肠溶片外有一层耐酸的包衣,能保护它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空腹服用时可缩短胃内停留时间,快速到达小肠碱性环境缓慢释放吸收,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2、定期随访与监测定期随访与监测。
尤其在用药最初12个月内,重点是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每1~3个月定期检查粪便潜血及血常规,如出现上腹不适、血便、黑便或身体其它部位出血,请及时就诊。
3、告知病史。
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需告知医生。
4、避免饮酒。
乙醇可加剧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患者应避免饮酒。
做好以上提到的这些方面,就能更好的控制疾病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