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呼吁,大专家、名专家一定要下功夫做好科普,建立专家、媒体、制度三位一体的权威消化道肿瘤科普体系,告诉大家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预防癌症。让“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的观念普及到全国各地。
为了将消化道肿瘤防治科普知识传播落地,李兆申院士带领海*医院消化内科专家编著了《早期胃肠癌探秘——百姓必备的知识》一书,对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从基本概况、易患人群、临床表现、治疗手段、如何早期诊断、是否能彻底治愈以及如何有效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普。该书将通过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扩大科普知识传播范围及影响力,使更多患者获得专业的医学知识。
早期胃癌常常没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信号
我国每年因患消化道肿瘤而死亡的人数居高不下。李兆申院士表示,消化道癌症并不可怕,主要怕是晚期癌症,提高消化道癌症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而误区在于,人们总是要等到有症状了,医院检查看看。然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在早期往往没有任何感觉,等到症状出现了,可能就已经是晚期了。
有些症状可能是胃癌的信号,一旦出现就要进行必要的检查:
1.自觉上腹部不适,包括进食后的饱胀感,胸后部的疼痛感,胃部反流等;
2.出现黑色或者柏油色大便;
3.突然消瘦;
这些症状都提示可能罹患胃癌,医院检查。
此外,即使没有出现以上症状,只要是胃癌高危人群,也要定期做胃镜。根据《胃癌诊疗规范(年版)》,符合下列第1条和2~6条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
①40岁以上人群;
②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③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
④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
⑤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⑥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新方式让胃镜检查不再难长期以来,如何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一直是基础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