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医脾胃系病证考点总结泄泻
TUhjnbcbe - 2024/10/9 10:34:00

中医内科学中总论是同学们在学习泄泻过程中比较不容易记住的章节,其中泄泻的辨证论治考点比较多,中公教育的老师们为大家整理出了考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加以注意:

1.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的的一种脾胃肠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2.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3.痢疾两者均系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主症,而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其大便中无脓血,也无里急后重,腹痛也或有或无。

4.泄泻与霍乱相比,同有大便清稀如水的症状,故需鉴别。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如米泔,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而泄泻只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一般起病不急骤,泻水量不大,无米泔水样便,津伤较轻,无危证。

5.泄泻的常见病因:内因: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及禀赋不足。外因: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

6.泄泻辨泻下物:大便清稀,或如水样,泻物腥秽者,多属寒湿之证;大便稀溏,其色黄褐,泻物臭秽者,多系湿热之证;大便溏垢,完谷不化,臭如败卵,多为伤食之证。

7.泄泻辨轻重缓急:泄泻而饮食如常为轻证;泄泻而不能食,消瘦,或暴泻无度,或久泄滑脱不禁为重证;急性起病,病程短为急性泄泻;病程长,病势缓为慢性泄泻。

8.泄泻辨脾、肝、肾病位:稍有饮食不慎或劳倦过度泄泻即作或复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多属病在脾;泄泻反复不愈,每因情志因素使泄泻发作或加重,腹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胸胁胀闷者,多属病在肝;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小腹冷痛,腰酸肢冷者,多属病在肾。

9.根据泄泻脾虚湿盛,脾失健运的病机特点,治疗应以运脾祛湿为原则。

10.急性泄泻以湿盛为主,重用祛湿,辅以健脾,再依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兼夹表邪、暑邪、食滞者,又应分别佐以疏表、清暑、消导之剂。

11.慢性泄泻以脾虚为主,当予运脾补虚,辅以祛湿,并根据不同证候,分别施以益气健脾升提,温肾健脾,抑肝扶脾之法,久泻不止者,尚宜固涩。

12.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

13.慢性泄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耗其津气;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以免助湿。若病情处于寒热虚实兼夹或互相转化时,当随证而施治。

14.寒湿泄泻证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方药:藿香正气散。

15.湿热伤中证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身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法:清肠利湿。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

16.食滞肠胃证症状:泻下稀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治法:消食导滞。方药:保和丸。

17.脾胃虚弱证症状: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即明显增多而发生泄泻,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渗湿。方药:参苓白术散。

18.肾阳虚衰证症状: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即安,小腹冷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药:四神丸。

19.肝气乘脾证症状:每逢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治法:抑肝扶脾,调中止泻。方药:痛泻要方。

20.泄泻的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脾胃系病证考点总结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