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肛肠科门诊,没想到里边坐着一位穿白大褂的女性。
小王不好意思地问:“护士,请问医生去哪里了?”
“我就是医生,坐下吧!”对方回答。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总是以男性居多。
实际上,“外科风云”中也不乏女医生的身影。根据福建医科大学年新生入学数据,其中男女比例为1∶1.4。
医院,一些通常认为清一色是男医生的科室,如骨科、基本外科、肛肠科,甚至泌尿外科,也出现了女医生。
“前段时间,南方周末对中国医护从业人员现状进行调研。
结果显示,女性在同岗位竞争中的压力明显大于男性,女性对自己在岗位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普遍持消极态度。
在同等条件下,女性医护人员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到达与男性一样的高度。
兴趣和科室同事的支持很重要据报道,医院结直肠外科女医生,在手术台上经常被问的是“累不累”。
导师为了照顾她,一般不让她跟太多手术,有时在台上扶镜子,有时负责打枪、看标本,大部分都是比较轻松的工作。
在工作的时候,这位女医生明显感觉到“上级对女生更为宽容,要求更低”。
实际上,女外科医生更希望被公平对待。能不能干好一件事从来与性别无关。
每天晚上7点下手术台,医院甲乳外科的陈玲来说已经很幸福了。甲乳外科的手术周转较快,平均3~5天就能出院,所以工作强度大,每晚加班到八九点是常态。
别以为甲乳外科女医生多,实则不然。
陈玲所在的科室,16个医生中,只有2个女医生。陈玲觉得,因为自己热爱外科工作,所以一切的问题在她看来可能都不是问题了。
“有时候女医生开刀手更巧,更适合精细的手术。尤其是现在乳腺肿瘤患者年轻化,无论是与病人沟通还是查体时,女医生都更有优势。”陈玲说。
陈玲认为:不可避免地,女性为了照顾家庭要付出更多,但科室的支持会纾解很多压力.
“我们不需要被特殊照顾,需要的是肯定。科里的同事们都很认可我们。科主任也很支持我们,批评我们时很严厉,但也常夸我们。所以我认为,对女外科医生来说,工作环境真的很重要。”
病人想换医生,就用专业征服他医院基本外科主治医师杨媛媛是基本外科开科以来上任的第一位女医生。
80后的她,言语谈吐非常冷静。“大医院工作强度高,很多时候需要自己主动把责任扛起来,即使是女生也无例外。”杨媛媛说。
基本外科面对的主要是胰腺肿瘤和腹壁疝两类病人,其中腹股沟疝患者男女比例大约是9∶1,又发生在身体会阴部,整个围手术期,医生常需直面患处。
严重的腹股沟疝,常常是肠子掉出来,仅靠一层薄薄的皮肤兜着,体表像挂着个篮球,看上去非常骇人。
杨媛媛还记得:一位学艺术的男孩起初非常扭捏,手术后,在复查时这位患者主动向杨医生表达起了歉意,原来一开始看到是女医生时非常尴尬,甚至想换医生,是杨博士的专业“征服”了他,让他彻底打消了顾虑。
更重要的是,杨媛媛作为一名女医生,更为耐心地倾听,让他对手术更有信心。
“女性总是想被保护、想被照顾的,女医生在体力、精力等方面的确不如男医生,还面临照顾家庭的世俗眼光,所以在工作中要承担同等的责任,就势必要比男医生付出更多。”杨媛媛说。
为了在手术台上有足够体力支持,不少女医生选择通过锻炼强身健体:福建中医药医院神经内科的张敏就坚持长期跑马拉松;
57岁的妇产科医生郑志群教授每周会去健身房四五次,练习搏击已经9年了。
女医生该如何成长?早有研究表明,在当医生这件事情上,女性并不比男性差,女性医生的沟通方式更以病人为中心,她们更令病人放心。
年,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论文表明:通过对万例内科住院患者的分析,对于同样处理难度的病例,发现由女医生治疗的患者入院30天死亡率比男医生低了0.42%,再入院率则低了0.55%,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性。
根据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的统计,年美国在读的医学生中,女性人数首次多过了男性,达到了50.5%。
福建医院基本外科主任黄鹤光:国内的这一数据也在持续上升。
年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普外科录取的16名普通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有8名女性。
就医生的培养和成长来说,无论男女都是平等的。老师也从不会因为女学生就额外优待。
但女医生的确要付出更多,尤其是成家之后,要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年,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成立女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年,中国女医师协会成立,目前已成立了15个地方协会。
这些组织为女医师的成长,维护女医师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希望福建也能成立更多这样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