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科发展,提高消化内镜诊治水平,增进院间交流,医院(医院)消化内科于10月14日,举办了疫情之后的第一次线下会议——“北京市消化道早癌临床思维讲座”。会议特别邀请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科李鹏教授、翟惠虹教授,医院郭银燕教授参会,主要针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展开精彩讨论,会议由医院(医院)消化医学中心主任、消化内科主任程艳丽主持。
众所周知,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以高达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因此胃癌的早诊、早治显得尤为重要。
程艳丽首先介绍了消化内科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及治疗中所做的工作,目前超声内镜、放大内镜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显著提高了医院(医院)早期胃癌诊断率。内镜下微创治疗早癌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外科手术带给患者的创伤,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的器官功能,这也是我们在未来临床工作中要大力发展的方向,要做好胃癌的早诊、早治。
医院翟惠虹介绍了一位随访了25年的早期胃癌患者,该患者在25年间8次发现早期胃癌,均及时进行了内镜下治疗,目前患者已年近90,仍在随访中。早癌的及时诊治为患者带来了更高的生活质量,充分体现了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的重要性。
医院(医院)郭红伟主治医师带来了1例我们近期诊治的早期贲门癌的病例,结合该病例进行了相关文献的复习及最新指南的解读,着重分享了早期胃癌内镜诊治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更新了大家对早期胃癌内镜治疗的认知。李鹏、翟惠虹、郭银燕三位教授对此病例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肯定了我们所做的工作,医院消化内科的诊疗水平。
最后,医院结合1例早期胃癌病例,复习了早期胃癌的镜下特点,加深了大家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的认识。经验丰富的李鹏对3例病例给予了进一步的精彩点评,分享了放大内镜及染色内镜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经验,尤其是针对靛胭脂的染色技巧做了细致的讲解,大家收获颇丰。
这次会议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与,通过半天的学习,大家收获很多。目前消化内科已成为“北京医学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内镜培训中心首都消化内镜培训项目”——内镜黏膜切除术特色培训基地和染色、放大内镜特色培训基地。
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任重道远,在消化道早癌筛查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真正做到“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家庭”,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