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企业常常基于碎片化的信息,或过分依赖已有的经验,因而难以做出有竞争力的战略决策。然而,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每天接触与处理的信息更加丰富,却依旧不知该如何厘清其中的内在逻辑。那么,企业在做决策时,究竟是该利用经验还是利用数据呢?
在近日举办的中欧DBA(工商管理博士)博学沙龙上,中欧战略学及创业学助理教授郭薇对此发表洞见。在她看来,尽管依靠经验可以快速做出判断,但人类的认知偏差还是会对决策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依然需要通过数据的驱动,来做出更加理性与科学的决策。”
01
你的直觉与经验靠谱吗?
现在很多企业在做报表的时候,都喜欢用很漂亮美观的图表。但如何把这些图表中的数据抽丝剥茧,形成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反而变得越来越难。
甚至我们会发现,有时候这些数据会变得很片面,且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消化。最后,很多企业还是重新回到起点,用直觉和经验来做出判断。为什么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用这种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快——对于企业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
比如,企业在做决策前,一般会进行市场调研,他们先派人出去收集数据,之后再把这些数据整理出来做成图表,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显然是巨大的。但企业出于效率的考虑,需要做出快速的决定,因此很多情况下会直接采用直觉与经验。
当然,凭借直觉与经验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即这种决策方式的不确定性很高。比如,一家企业无法判断这些过往的经验在未来或新的场景中是否还适用。更重要的是,我们总是会有一些认知偏差——高估了自己的判断,而低估了事实原本的样貌。
图表来源:郭薇教授演讲PPT
来看以下两个问题,你们会如何选择?
Q1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字母K作为第一个字母出现还是作为第三个字母出现的概率大?
A:作为第一个字母出现的概率大;
B:作为第三个字母出现的概率大。
答案:B
Q2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有人身患致命疾病,现在有两种治疗方案,你会选择哪一种:
方案A:有%概率挽救人的性命;
方案B:有33%的概率可以救个人,但有66%的概率所有人都会死。
答案:或许他们根本没有区别
A.*%=
B.33%*+0%*0=
02
五种常见的认知偏差
上述两个问题,大家是否都答对了呢?实际上,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认知偏差。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不一定能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认知偏差有以下几种:
1
可利用性偏差(Availabilityheuristic)
指人们往往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由于人们记忆或知识的局限,往往会利用那些容易记起或自己熟悉的事进行判断。比如,你多次坐飞机都遇到了延误,并经常从朋友那里听到相似的事,你很可能就会认为国内的飞机延误率很高。但事实并不一定如此,我们还是要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来看看整体的概率问题。
2
可利用性层叠(Availabilitycascade)
指如果一件事越是经常被公众谈论,其真实性就被认为越高。比如,媒体中经常会出现的恶性事件,其中有一些发生的概率其实很低,但经过多家媒体的争相报道,我们就会觉得这件事很严重,甚至几乎每一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3
锚定效应(Anchoringeffect)
指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一些卖场在出售货品时,经常会在真实价格上面划掉原价(比如实际上卖8.7元的东西,价格牌上会划掉“9块9”的原价)。这就相当于在消费者心中下了一个“锚”,让人们认为自己比原价买得便宜,购买的概率因此会高很多。
4
知识的幻觉(Illusionofknowledge)
指人一旦知道了某件事,就没办法想象不知道的样子,也很难体会到不知道的人的感受。心理学学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招募了一群喜欢看NBA的大学生,并将其分为两组。A组得到了某球队的命中率、胜负场等比赛数据,但他们并不知道球队信息;B组则不仅得到了比赛数据,还获得了球队的名称、历史、球员关系等更为充分的信息。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预测这支球队的下一场表现,哪一组的预测会更准呢?从结果来看,是获取信息更少的A组。这是因为,A组获得的信息仅仅是数据,相对客观;而B组则额外获得了其他信息,无法避免地加入了主观且个人的情感,因而产生了“幻觉”。
5
禀赋效应(Endowmenteffect)
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也就是说,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于利害关系的权衡是不均衡的。比如,人们在出售自己的物品时,往往会索要过高的价格,这一点在房地产交易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03
冰淇淋卖得越好,犯罪率越高?
既然人类拥有如此多的认知偏差,仅仅依赖直觉与经验显然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因此,企业依然应该需要通过数据的驱动来进行决策。数据驱动的决策(DataDrivenDecision-making,DDDM)是指根据实际数据而不是仅仅根据直觉或观察做决策的过程。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的调查报告《GutGigabytes:在决策制定中利用艺术和科学》显示,有43%的全球高管承认,那些拥有高度数据驱动的企业,在过去两年中决策制定的效率有显著提升。据统计,高度数据驱动型企业比一般企业在做出重大决策时效率可提高3倍。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分析数据,才能被称为“数据驱动的决策”呢?
首先,拥有了数据并不代表就可以进行有效决策。我们还要搞清楚:1.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现象)。2.为何发生?(原理原因)3.会不会再发生?4.什么情况下会再发生?(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5.如果我做一些改变,它还会发生吗?
比如,有数据表明,冰淇淋与犯罪率之间存在关联:只要冰淇淋卖得好,犯罪率就高。但我们并不能得出,只要冰淇淋不卖、犯罪率就能降低的结论。因此,我们就要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是否存在一些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会发生上述情况:若不卖冰淇淋,就没有犯罪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二者只是关联关系,并非因果关系,但它们都与同一个因素有关——天气热了。冰淇淋卖得好通常与气温升高有关;而犯罪率的增加也是如此,由于美国夏天白天较长,人们通常回家较晚,并且常常开窗透气,这就给了罪犯可乘之机。
可以看出,我们需要挖掘出数据背后的逻辑,找出二者发生关联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我们还应运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
04
在谷歌,经理人该被移除吗?
接下来,我们从具体的商业案例,来看看上述理论是如何与商业实践相结合的。
众所周知,谷歌是“一家由工程师、为工程师而创立的公司”,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本身也是工程师出身。因此,组织内部常常有人对经理人的整体重要性和贡献存在质疑:经理人的存在对谷歌是否必要?
于是,谷歌在2年进行了一场实验,他们尝试移除公司所有的经理人,并用完全扁平化的管理,看看这样企业是否会变得更好。结果发现,在没有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情况下,整个公司陷入了一片混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工程师偏好解决问题,但却不喜欢做项目管理,他们只要攻克了自己的难题就万事大吉。结果是,在没有经理人来管理的情况下,工程师们只在各自的领域不停地钻研,而整个公司就变成了一盘散沙。
通过这次实验,谷歌得出了结论:经理人的确重要。接下来,他们又做了另一个实验:经理人为什么重要?什么时候重要?
这次实验采用的是双盲定性访谈,即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双方均不知道彼此在做什么。也就是说,被采访的经理不知道自己做得是好是坏,采访者也不清楚前者做得是好是坏。在这种情况下,采访者会问经理平时都做些什么、每一步如何去做等问题。结果,谷歌将收集起来的素材整理出来,形成了好经理应该具备的八种行为(见下图)。
郭薇教授演讲PPT
对于谷歌来说,好经理首先应是一位好教练。经理不能只是发号施令,他需要帮助员工成长;其次,经理还要重授权,不能每天只盯着细节、盯着流程的每一步。此外,经理还要真心关心团队成员,善于沟通和聆听,给他们提供职业发展的建议和支持等等。
从谷歌的案例可以看出,数据是如何驱动一家全球知名企业进行决策的。我们也可以根据上述这些方法来进行决策,看看我们的企业是否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
数据分析五部曲
1
把商业问题转化成分析问题
2
收集和准备数据
3
建立对数据的直观认识
4
分析数据,解释结果
5
用你的分析来对商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本文内容由郭薇教授在中欧DBA博学沙龙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文中创意图片已获海洛图库授权,如需转载使用,请联系其授权。
编辑
李琼
你更倾向用数据还是经验来做决策呢?欢迎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