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健康周刊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
TUhjnbcbe - 2024/8/12 5:42:00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星沙时报记者陈盼李娜通讯员金浪谭乐

医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冲锋在前,迎接每一次与疾病的“短兵相接”,用医师的“危”换来病人的“安”。设立“医师节”,让医患之间有更多换位思考,增加相互沟通,让患者对医师更加信任,让医师更加放心去处理疾病。

此次正值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星沙时医院(医院)8名医师,去了解医师的艰辛,去领略医师的风采。

段继新14年带领团队开展神经外科手术余例

本部神经外科主任

长沙市德艺双馨优秀医师

长沙市优秀医师

年,段继新作为学医院星沙本部工作,医院神经外科的重任。他每天工作长达15个小时,有时连续开展四五台手术,周末加班更是常态……

十几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余例神经外科手术,在治疗过程中总结出相应的诊疗流程,开展规范化治疗,不断提高手术成功率,先后荣获长沙市“十大技术创新成果”奖、长沙市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长沙市卫健系统“五小”创新项目一等奖,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一等奖等荣誉。

作为学科带头人,段继新格外注重科室人才梯队建设。科室先后引进博士1人、硕士8人,选派20余医院进修。

在强大的人才储备力量支撑下,科室先后完成颅脑损伤组、神经介入组、显微手术组、脊髓脊柱组、神经重症组等亚专业分组,计划年底开始收治患者的神经外科ICU也正在建设当中。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全科室的医护人员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医二十余载,段继新总是在危急时刻,创造一个个奇迹,留下口碑一路,段继新却说:“这算不得什么,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

李忆岚消化科“定海神针”,用瘦小身躯,为患者散发大能量

本部消化内科主任

长沙市优秀医师

提起消化内科主任李忆岚,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身板,大能量!个子小小的,但在工作中却是十足的女汉子。

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2年来,李忆岚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胃肠镜患者呼吸道和消化道分泌物暴露的风险,内镜诊疗成了高危操作。

医院号召,踊跃报名支援一线,参与发热门诊的值班,不间断组织学习更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强化防控意识。

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她还制定了具有消化内科特色的住院病区、内镜中心及门诊患者诊疗实施细则。为了满足患者需求,她冲锋在前,克服困难,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开展诊疗工作,从未因疫情耽误患者的救治。

消化内科门诊量大,李忆岚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合理调配人员,目前无假日门诊的看诊人次可达到余人。

李忆岚为了不让患者多跑一趟、不让患者等待时间太长,上午的门诊常常看到中午,有时匆匆吃几口饭又继续下午的门诊,下午经常看到六时许,她经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病人大老远排队挂号来看病不容易,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王斌肿瘤科劳模,尽最大努力给患者最温暖的依靠

本部肿瘤·血液科负责人

长沙市优秀医师

作为肿瘤科医生,王斌的工作日常,就是频繁直面生离死别。

他常说:“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不管病情轻重,每一个都应该被尽力救治。我们也许改变不了病人的最终结局,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程活得更有尊严。”

他给所有的病人都留下了联系方式,病人只要有任何不适,任何时间向他提出询问他都会及时解答。“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王斌的日常工作缩影。

年3月,一名80多岁的老医院检查发现肺部巨大肿块,并伴有双肺多发转移灶,医院都被告知病情太晚,建议回家疗养。后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王斌的科室,王斌接诊后,觉得或许还有一线希望,便告知“如若信任,便尽全力一试”。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经过精心治疗护理,老太太病情一天天好转,生活基本能自理了。家属感谢王医师把老人家从死亡边缘线上拉了回来。王斌开玩笑说:“您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插了队,我只是维持秩序,把您往后挪了一挪。”

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王斌凭借着医疗职业操守与对肿瘤事业的热爱,默默付出,尽最大努力给患者最温暖的依靠。

李斌扎根急诊22年,做生死线上的守护神

本部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长沙市优秀医师

医院比作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座“战场”的最前线。

医院本部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斌来说,每一次和同事在这座“战场”上并肩战斗,协力从死神手里把病人的生命抢救回来,她都觉得无比幸福。

急诊科病种繁多,病情危重,病因复杂,病人紧张,家属焦虑,李斌总是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轻言细语、简洁明了地向家属说明病情,从而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配合。

李斌业务拥有过硬的医疗急救技术,是急诊医疗组的业务骨干。孕妇发热急诊就诊,因西药用药的禁忌,别的医生都觉得头大,可她能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的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孕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她采取“新瓦氏改良动作法”,常常数分钟就能让患者心律恢复正常。

李斌不仅是科室业务的“定海神针”,也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当时她做完肺部手术才20天。当她听到抗疫的号召,不顾自己术后的胸痛和家人的善意劝阻,立即返回岗位。

这就是李斌,扎根急诊22年,认认真真做事,点点滴滴奉献,甘当生死线上的守护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为医之初的铮铮誓言。

杨亮临床一线的“多面手”,给患者传递温度

本部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长沙市优秀医师

泌尿外科是一个平凡且辛苦的岗位,在繁忙的工作中,杨亮始终牢记“仁心才能统领仁术”的准则,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做患者的朋友,深得患者的信任。

“杨医生,你多次救我,你是我的恩人!”近日,80多岁的唐爷爷紧紧地拉着杨亮的手说。唐爷爷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5年前因睾丸鞘膜积液、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入院。

老人刚开始心理压力很大,总觉得要和牺牲的战友们“相聚”了。杨亮接诊后根据病情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同时一有时间就在床边与其聊天。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唐爷爷顺利康复出院。5年来,唐爷爷多次住院,对杨亮像亲人一样信任。

杨亮说,医学是饱含人文精神的科学。一个好医生,应该是一个有温度的、能够看见病人的医生。

医者无疆界。年1月到年7月,作为湖南第19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成员,杨亮远赴西非塞拉利昂进行一年多的援助。塞拉利昂曾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不适合人类居住地”之一,杨亮与队员在这片疟疾、伤寒等传染病肆虐,艾滋病高发的土地上,诊治抢救了一个又一个患者。

车国良给予病人春风关怀

南院骨伤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

长沙市优秀医师

在医院南院骨伤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车国良的案头,有一则抄撰的座右铭非常醒目:“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忘尊,不可矫饰。”车国良常说:“骨伤患者身心俱伤,我们应予春风关怀!”

有一次,在长沙打工的张先生不慎受伤,致“双跟骨骨折”,不能站不能走,也没有亲人在身边照料。车国良体恤其情,根据伤情,对伤势较轻的左跟骨予以保守治疗,对伤势较重的右跟骨予以微创手术治疗。

此外,还帮助他与工地接洽、筹备医药费、安排生活陪护等诸多琐事。有人不解:“病人是你的亲人吗?你这样费心费力。”车国良沉声道:“医者是患者的再生父母,但患者也是医生的衣食父母啊!我也是在长沙工作的外乡人,懂得他的不容易。”

就是这样一个人,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从医10多年来,车国良始终保持着高度责任心,爱岗敬业,工作严谨,待患如亲,深受患者及同事好评。年,医院“三基操作技能大赛”第一名,年参加湖南省“好医术阅片大赛”获得第二名,年在湖南省中医骨科年会作学习交流,先后获得“优秀党员”“优秀医师”等荣誉。

谭文神经内科“女超人”,用真情与热情服务患者

东院神经内科·老干科主治医师

长沙市优秀医师

在医院东院神经内科有这样一位女医师,她仿佛“女超人”一般,每一项工作都竭尽全力,总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战在临床最前线,有着“不服输”的真性情,她就是谭文。

神经内科的患者大多是年纪大、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有的视力、听力退化,有的丧失自理能力,有的是丧偶的空巢老人。

谭文会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在听力障碍患者耳边耐心讲解病情,会以一己之力担当老人的“左膀右臂”,甚至会像女儿一样开车接送空巢老人来院治疗检查。

谭文毕业后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具有扎实的内科基本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清晰的临床思维。正是因为日复一日的“练兵”,使得谭文遇事从容淡定,胆大心细,她抛弃惯用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使得一个个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医院卒中二线班会诊,一年天,全天24小时手机开机待命,不论周末、节假日,甚至半夜,只要有溶栓病人,她总是随叫随到。三年时间里,参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溶栓40余例,就连一同倒班的护士都这样形容:“两只起死回生手,一颗安民济世心。只要有百分之一可能,就要做百分之百努力。”

付振华火眼金睛,当好临床医师的“另一双眼”

放射科副主任医师

长沙市优秀医师

很多患者不一定知道的是,病情的迅速诊断,不仅在于接诊科室医生的精准研判,更离不开放射科医生提供第一手精准的诊断材料。

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付振华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付振华说:“每一幅影像、每一个不同的回声里,隐藏的都是生命健康的‘密码’。”

此前,一位年轻的乙肝患者因AFP增高,在外院做了超声和腹部磁共振检查,检查报告中没有发现异常。患者还是有些担心,经朋友介绍找到付振华。

付振华仔细阅片后,发现肝右后叶下段见一小圆形异常信号,因靠近血管旁,病变比较小,且信号强度与肝相差不远,增强后病变也无典型强化特征,易被误认为是正常结构。他建议患者加做磁共振弥散成像,发现一非常小的弥散受限结节,位置与常规扫描异常信号一致,他判断极大可能是早期小肝癌。随后患者的手术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判断,让患者得以早发现早治疗。

对同事们来说,付振华既是火眼金睛的“刺头儿”、也是马不停蹄的“付总”、倾囊相授的“付教授”。

总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周刊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