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消化内科完成两例贲门失弛缓症困难POEM
TUhjnbcbe - 2024/6/9 18:33:00
                            

近日,医院青岛院区消化内科在成功开展常规POEM术的基础上,顺利为两例病史10年以上的重度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开展了POEM术治疗,术后转入普通病房,术后2天经口进食,吞咽困难完全缓解。

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障碍引起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弛缓不全,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而滞留,从而逐渐使食管张力、蠕动减低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

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入气管所致的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

随着内镜隧道技术的成熟,目前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已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法。重度贲门失弛缓症病程可长达10年以上,食管管腔不仅严重扩张,形成巨食管,甚至伴有扭曲、变形。以往认为食管切除术是治疗重型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近年来,随着POEM技术的发展,国内少数专家尝试通过POEM术治疗此种类型贲门失弛缓症,然而黏膜下隧道建立困难且耗时长,医院及专家可以完成。

医院青岛院区消化内科在青岛较早开展了POEM术,效果显著,越来越多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重新恢复了正常的进食;常规的POEM术需要在贲门上方10cm处建立黏膜下隧道,进而完成固有肌切开,但病程较长的重度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扩张及扭曲明显,严重者食管管腔可呈“S”型扭曲,内镜建立黏膜下隧道困难重重,术中发生食管全层损伤、纵隔气肿及气胸等风险高,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障碍,术中需胸腔引流,术后需转入ICU。

医院青岛院区开展的两例POEM术,术中利用食管后壁紧贴脊柱弯曲度小的原理,巧妙确定隧道开口位置,借助于我们自主研发的弹力牵引环的牵拉作用更好地暴露隧道开口及黏膜下层,并提前切开部分肌肉层,快速建立黏膜下隧道,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消化内科完成两例贲门失弛缓症困难PO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