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原祎鸣
编辑
谢欣
1“发烧、咳嗽这些常见问题,涉新冠症状的,我们都不能看了,医院发热门诊,这对民营儿科诊所影响很大。”一位国内头部儿科诊所负责人近日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了民营儿科诊所的生存现状。
这是由于儿科诊室多以接诊儿童常见病服务为主,收入主要来源于诊费。而新冠疫情爆发以后,绝大多数儿童减少了外出,家长们也在新冠疫情宣传的引导下更加注意儿童的卫生情况,常见疾病感染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发病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相对应地,民营儿科诊所的门诊量也大幅度下降。
丁香诊所年7月发布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基层诊所发展报告》显示,96%的诊所在新冠疫情期间停诊1-3个月。即使复工后,儿科也是门诊量受影响最大的科室之一,80%的儿科诊所门诊量下降。
更为致命的是,根据防疫规定,出现发热的儿童应当前往指定的发热门诊就诊,更是直接切断了儿科门诊的相当大一部分客源。
某医疗投资机构副总裁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历年来的春秋季都是儿童患流感的高峰季,也是儿科门诊量比较大的时期。但年新冠疫情严重之际,儿童大多在家上网课,校园交叉感染的问题得以避免,儿科门诊全年不再有高峰季,病房更是基本空置。
医院主治医师胡亮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即使是在新冠疫情到来之前,单纯只做儿科业务的诊所的盈利就很艰难。儿科涉及到的辅助检查相对较少,用药较少,另外循证医学的行医方式,也会导致除了诊费外,其他收入大幅度降低。
由于儿科诊所的收入结构主要依靠诊费,这导致民营儿科诊所即使将诊费定到-元,也难以与高投入的成本(场地租金、医生诊费等)相平衡。上述医疗投资机构副总裁表示,很多诊费在-左右的高端儿科诊所,也需要依靠手术费来维持运转。
而对于单一结构、转型慢的民营儿科诊所来说,新冠疫情无疑是让原本就艰难的运转状况更加的“雪上加霜”。胡亮表示,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二三线城市的小规模民营诊所倒闭的案例数不胜数。
但多位业内人士都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并不是新冠疫情直接导致了民营儿科诊所的死亡,于它们而言,死亡是注定的。只不过新冠疫情又将市场上的民营儿科诊所进行了一次洗牌,加速了一部分诊所的死亡的过程。
而新冠疫情下的业务停摆,也使得活下来的儿科诊所加速转型。如今绝大多数的民营儿科诊所都在以“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在运行,“只有在某一个专科领域做出优势,才能在这个行业里站稳脚跟。”该医疗投资机构副总裁表示。
本文开头的这位国内头部儿科诊所负责人也表示,国内龙头的民营儿科诊所实际上在新冠疫情之前便已开始转型,在儿科方面转向专业性更强的领域以及儿童保健领域,同时兼顾月子中心、医美等多领域,以扭转儿科诊所盈利来源单一的局面。
从民营儿科诊所在国内的发展历史上看,在年前的起步阶段,民营儿科诊所为了维持运营,医院作差异化的规划。只有差异化,才医院竞争。因此,在上述负责人看来,由于日常门诊的诊疗服务单一利润少,能存活到年底的民营儿科诊所基本都已经在做转型。
卓正医疗联合创始人朱岩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尽管新冠疫情对儿科诊疗带来一定影响,但卓正医疗在疫情前就发展了妇产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等多科室服务,这种多元化布局的结果便是,虽然卓正的儿科业务占比从疫情前的从30%左右下降到20%左右,但其它业务的增长可以弥补儿科诊疗量的减少,总体收入还是在持续增长。
今年9月,卓正医疗宣布完成万美元的E轮战略融资,同时推出未来5医院+10家大型诊所的建设计划。
从整体趋势来看,新冠疫情之后儿科诊所行业都在朝着儿童保健和儿童专科领域发展。富乐医疗中国区总经理国春丽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民营儿科诊所发展专科本身就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冠疫情之前,日常接诊的病例中多为儿童呼吸道和消化道常见疾病,新冠疫情减少了这些儿童常见疾病的接诊,某种程度上促进或者加速了儿科诊所的业务结构转型到朝着儿童保健和专科领域发展。
具体来讲,新冠疫情让更多的家长注重儿童保健,因此其机构进一步拓展了这一部分的业务。并且在如今互联网发达,新冠疫情限制出行的情况下,儿童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增长,眼科也是一个需求很高的领域,所以其机构也在朝着儿童眼科的专科方向发展。
虽受到强烈的冲击,但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其仍然看好儿科诊所今后的发展。国春丽表示,0-18岁儿童的综合性诊疗机构可以朝着很多的领域延伸。新冠疫情虽然对儿科诊所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家长经济条件提高,新冠疫情又让更多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