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桶上眉头紧锁、肚子胀却无计可施、一天跑好几次厕所……说起排便这件事,不少人都有苦难言。
一天排便几次才是健康的状态?大便性状如何反映身体问题?《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根据国人情况给出每天排便最佳时间和次数的建议。
受访专家
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马晋平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徐志洁
医院肛肠科副主任郑丽华
排便也有“*金时间段”
人天生有两个排便的“*金时间”:
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即早上一觉起来,由躺变坐再到站,肠道蠕动增多,帮助大便排出。另一个是饭后的“胃肠道反射”,即进餐后食物刺激胃引起胃肠道反射,继而唤醒天然的排便反射,也是排便的最佳时机之一。根据临床观察,多数中国人都习惯在清晨排便。因为人在早上起床后会产生起立反射,且早餐后胃结肠反射最强,会刺激结肠蠕动,形成排便反射。这时如厕可排空整晚代谢产生的“废料”,有助预防肛肠疾病。
建议:起床后去卫生间待一会儿,培养清晨如厕的习惯,但这并不是强制要求。
腹泻、便秘各有判断标准
临床上,国人最常见的排便问题是腹泻和便秘。长期便秘会增加结直肠癌等疾病风险,且用力排便时,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压升高,易引起脑出血等意外。持续腹泻可能会导致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贫血等。
怎样才算便秘?
便秘算不上大病,却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有数据显示,中国慢性便秘患者占普通人群的3%~17.6%。目前临床上推荐使用“罗马Ⅲ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必须包括以下任意2项或更多。
a.至少25%的时间排便感到费力;
b.至少25%的时间排便为干球状便或硬便;
c.至少25%的时间排便有不尽感;
d.至少25%的时间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或阻塞感;
e.至少25%的时间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
f.排便次数小于3次/周。
2.在不使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
3.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当然,每个人的排便规律是不相同的,有些人可能是4~5天才排便1次,但是没有粪便干结、排出不畅等不适症状,则不属于便秘范畴。
如何判断是否腹泻?
腹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克,或含未消化食物、脓血、黏液。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便秘、腹泻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饮食不当
饮食中膳食纤维或水分不足时,人体内粪便移动速度会减慢,水分会逐渐被身体其他部位吸收,从而使粪便越来越小、移动越来越难,引起便秘。
夏季喝冷饮、吹空调,或进食了牛奶、鸡蛋、辣椒等个人不耐受的食物,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胀、腹泻。
久坐不动
不爱运动、久坐等“懒”习惯,会使肠道蠕动越来越慢。
此外,如果忍便不排,粪便在肠道内停留太久,被进一步吸收,体积也会变小,不足以刺激肠道产生便意。久而久之,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也会逐渐不敏感,加重便秘。
疾病影响
服用抗抑郁药、钙剂、利尿剂等也会导致便秘;服用洋地*类药物,或甲亢、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易出现腹泻症状。
如有这些情况,患者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进行药物或服药时间的调整,减少胃肠道副作用。
乱吃泻药
部分便秘人群的诱因在于“乱吃泻药”,市面上的清肠产品众多,但大多包含芦荟、大*等泻剂成分,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性,导致结肠黑变病,减弱肠蠕动,进一步加重便秘。
如果慢性便秘患者需长期使用泻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诺瓦克病*感染后都会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伴随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这种腹泻往往轻重不一,大多可在1~2周内自行恢复,但少数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什么样的排便算健康?
每天排便1~2次比较理想,一般一天不超过3次都正常,但这不是衡量胃肠道健康的唯一指标。大便的性状、颜色、气味,以及人们的自身感受也很重要。
颜色:正常大便是棕色的,如果呈现黑、红、白3种颜色,一定要警惕。
当肠道内出血量较少且速度慢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排出的大便多为黑色;如果出血量较多,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排出的粪便为红色。“白”即陶土色,可能是肝胆、胰腺疾病导致的胆道梗阻,引起胆汁分泌不畅,从而导致大便颜色变浅发白。
偶然出现大便颜色异常不必太担心,可以回想近期是否有特殊情况,比如进食了某些食物或药物,如补血铁剂、口服活性炭末、蔬菜摄入过多或接受抗生素治疗,都可能导致大便颜色的变化。
性状:条状软便不粘连。健康的大便多呈条状软便,在便池内不粘连,能浮在水面,水冲即净。糊状、没有干结成块的大便也属正常。
食物蛋白质高时,大便会偏硬,近似黏土;碳水化合物高时,大便则偏软或成糊状。
气味:带有微臭。由于细菌分解产生的粪臭素等,正常大便是微臭的,爱吃肉的人气味会重一些,素食者味轻。
如果臭得难以忍受,可能有健康问题。刺鼻酸味、烧焦味都可能由消化不良引起;腥味,则可能意味着消化道出血。
排便感觉:5分钟内排出,无残留便意。能在1~2分钟内自然、通畅地排出,整个时间不超过5分钟,便后觉得轻松,没有残留便意,就是正常“畅便”。
想排便规律,就要从调整生活方式着手:
培养排便反射
希望排便时间更规律,可在每天清晨或某个固定时间如厕。即使当时没有便意,身体也会逐渐配合,久而久之,到了固定时间就会自然产生便意。
不过,即使要培养排便反射,如厕时间也不宜太长,最好在5~10分钟内,否则会增加痔疮风险。
进行饮食调整
便秘人群每餐应多吃些粗粮、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比如猕猴桃、火龙果等带籽的食物,同时要保证足量饮水。
腹泻患者应少吃或不吃生冷、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对某些食物不耐受的人群,尽量避免食用;急性腹泻患者可以喝些淡盐水,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如果排便规律突然被打乱,也不必太过惊慌:
第一,可以想想自己近期的情绪、行为习惯是否发生了变化,比如出差、压力大、食量减少等;
第二,检查是否有便血情况,如有这种情况,医院进行1~2次大便常规+潜血检查,排查器质性病变;
第三,长期便秘者突然排便通畅或长期腹泻者突然便秘,医院就诊,警惕癌症风险。▲
来源:糖尿病天地杂志社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