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及出血风险影像学研究进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好 http://bdfyy999.com/

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varices,EV)及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varicealbleeding,EVB)的主要病因是门静脉高压。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导致肝内血流阻力增高和(或)血容量增加,均可引起门静脉压力升高[1]。门静脉压力持续升高会导致门-体侧支循环形成,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侧支循环,所以门静脉高压最容易并发EV,而EV导致的EVB病死率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1,2]。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和EVB的无创性诊治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1,3,4,5],然而,肝硬化患者中每5%~15%可发生不同程度的EV[1],首次出血后6周内病死率达15%~20%[3],肝功能Child-PughC级合并EVB患者病死率高达30%~40%[4]。若未行预防措施,1年再出血率约60%,病死率接近20%[3]。因此,提前预测、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VB对改善疾病预后、甚至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胃镜(食管-胃-十二指肠内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是检测EV和EVB的金标准[2],但因其创伤性大,患者依从性较差,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亟需新的方法替代。近年来许多研究[6,7,8]以无创性方式预测高危EV的存在,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无创EV筛查方法是BavenoⅥ指南[7,8],该指南建议肝硬度<20kPa且血小板计数>/μL的代偿性晚期慢性肝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