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带你们重温获得国家奖的这项针对直肠癌的研 [复制链接]

1#

4年前,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汪建平教授通过20多年的研究,以《基于肛门功能和性功能保护的直肠癌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包含了以下主要内容

制定“距齿状线2cm”的直肠癌保肛手术标准;

建立直肠癌的性功能保护手术标准;

创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新技术(NLT);

率先建立完全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

创立术前“单纯新辅助化疗”方案。

今天中六君将尝试通过这个小短片,让大家继续回顾一下这项获得国家奖的针对直肠癌的研究,希望大家可以更好的知道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的防控和精准治疗知识,改变以往挖肛门、影响性功能的治疗后印象。

04:51

年,研究数据表明,十大癌症中,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跃升,作为我国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直肠癌存在“三高一低”的发病特征:直肠癌占结直肠癌比例高;低位直肠癌占比高;青年人发病率高;早诊率低。不少民众仍认为几乎所有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均需切除肛门,戴上粪袋。

此外,另一个困扰所有直肠癌患者的问题是术后性功能障碍,如何在不增加局部复发率的前提下保留肛门和性功能,已成为我国直肠癌治疗中最为关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汪建平教授团队围绕这一临床难题开展研究,栉风沐雨13年,取得丰硕成果。

该研究成果所带来的益处并不仅仅是针对患者本人,更显著了提高了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肛门的保留避免了家庭成员对患者的长期护理,减轻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消耗;性功能的保全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促进家庭幸福与和睦。

注:本视频制作受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功能保护的直肠癌精准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重大科技成果科普化》(项目编号:A)资助

专家介绍

汪建平教授

医院荣誉院长

结直肠肛门外科、直肠癌联合门诊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美国外科学院院士,美国结直肠外科协会(ASCRS)荣誉委员,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外科学院士

学术任职:现任亚太地区肠造口康复治疗协会中国区主席、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名誉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本消化器外科学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主编、GastroenterologyReport主编、TechniquesinColoproctology编委(SCI),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年-年版专家组组长、全国五年制临床医学规划教材《外科学》第五、六版编委,第七版副主编,第八版、第九版主编,《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癌症》、《大肠肛门外科杂志》特邀编委。

学科专长:从事普通外科的临床诊治40余年,在结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及肛门良性疾病等方面有着极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推动我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科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在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带动学科的年轻医生熟练掌握了腔镜技术。尤其善于处理结直肠外科疑难病例,如超低位直肠癌保功能手术、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的外科处理、腹膜后肿瘤、直肠肛门间质瘤、克罗恩病的手术治疗、回肠储袋手术等。

门诊时间:雅和门诊(-)(需预约)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朱昌平

图、文/中山六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