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聚焦宽仁新星第18期张剑波心怀热爱在胃 [复制链接]

1#

[聚焦宽仁新星]编者按:

“爱上这份职业不知是从哪一刻开始,是从那一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开始,是从第一次得到病人的赞同开始,是从心电图曲线重新波动开始……”

——在重医院里,有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医生。从毕业小萌新,到医学界“后浪”,他们在一次次与死神与病魔的较量中练就盔甲,直到独当一面。他们是在不断蜕变、成长的宽仁新星,为了他们深爱的白衣战袍,为了病人的性命相托,他们挥洒着青春,秉承医者初心,正在逐梦前行。

从门诊,到病房,从手术台,到实验室……上游新闻带你们走进这一群“宽仁新星”,倾听他们的成长故事,看见他们,了解他们,信赖他们……

“我老了以后能放心让自己的学生看病吗?”张剑波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做兼职班主任时与学生们见面时他这样问道。作为青年医生,一路从青葱的医学生走过来,他始终以一个奋斗者的姿态不断成长和学习。他深知,医生是个大器晚成的职业,知识的学习,经验的积累,能力的增长,需要时间磨砺,需要临床浸泡,需要科研突破,这其中,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前辈们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作为后辈,我们也必须顺着这样的脚印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最后患者和家属才会放心把生命交到我们手中。”

[本期宽仁新星]张剑波

重庆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共党员

磨砺成长

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

“最初选择学医这条路,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但如果要说,我一直告诫自己,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做好,要对得起病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张剑波一直说自己是平凡的人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从医之路的开端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在重庆医科大学一路从本科、研究硕士生、博士走过来,走着大多数青年医生都要走的必经之路。但他拒绝平庸,在从医这条路上,他一直心怀热爱,不断突破自己,奋力向前。

当他还是一名研究生时,刚从学校踏入临床,进入当时的普外科实习,第一次看到王继见主任“左右开弓”,左右手都能主刀,而且还做得那么精细,他被深深震撼了。各位老师风格各异的手术技巧,让他如同看“神仙比武”,从事外科的念头在他心中逐渐坚定。涵盖专业广泛的普外科的学习让他因此打下了扎实的外科基础,他决定向普外科中最具有挑战的胃肠肛肠外科发起冲击,但这一次他却差点半路折戟。

胃肠肛肠外科是外科里出了名的又累又苦的科室,不仅急症多,而且重症多,诊断难,风险大,一个肚子痛有可能还没诊断清楚病人就没了,医患纠纷也多。因此非常考验一名医生的临床技术和紧急处理能力。张剑波也因此对自己要求苛刻,不容许自己有一丁点的错误。可越是想做好,越不容易做好,一次遇到病人肺栓塞,结果没抢救过来,又一次遇到一位休克的老人,结果在去做检查的路上就突然心跳停止了,也没抢救过来。接连几次的打击,让张剑波开始怀疑自己可能不适合留在胃肠肛肠外科,他接连几天觉都睡不着,反复想着自己处理的每一个细节,整个人都陷入了消沉和抑郁之中。他找到主任说自己不想留在科室了,主任看着年轻人,笑了笑对他说:“要不你先去其他科室轮转一下,再回来试试。”

在武侠小说中,能练到最高境界的高手都要心无旁骛,怀揣赤子之心方能成功。张剑波放下自己心中的杂念,在其他科室轮转了整整两个月,这两个月里他把自己全身心地浸泡到临床中,除了治病救人,他什么也不想,这两个月里他的临床技术突飞猛进,交到他手里的病人都能管理得井井有条。看到一个又一个病人康复出院,他的自信心也逐渐找了回来。两个月后,他“满血复活”回到胃肠肛肠外科,然后又一头扎进病房,最忙的时候持续一个月一个人管30个病人,医院,晚上十点过后才下班,辛苦的付出换回来了丰富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大幅提升,科室主任和上级老师也很欣慰看到他的成长,在他研究生毕业后将他留在了胃肠肛肠外科。

张剑波常对自己和学生说“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尤其是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做到手里“有活儿”,技术过硬,才能真正担起作为医生的责任,担起病人的性命相托。

做专做精

厚积薄发才能走得更远

做事稳重、遇事果断、对待病人尽心尽责,医术上更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张剑波身上散发出来的特质。领导和同事们都说,把病人交给他,是一件非常放心的事情;病人们也说,张医生平易近人,负责认真,值得信任。但张剑波并不满足自己的成长,因为医学是不断进步的学科,在他看来只有学的更多,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年,他再一次走出科室,辞职去读博。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我国医学泰斗、普外科开拓者裘法祖老先生这句话激励了无数的医生不断前行,张剑波也希望自己能在胃肠肛肠外科这座高峰上能攀登得更高。为了能专心做研究,他干脆辞职脱产读博,踏踏实实做了两年的实验。读博三年,当他的同窗和好友们都已经工作得风生水起,买车买房,他的生活却只有宿舍和实验室,两点一线,从早上七点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才走是常态。博士毕业回家时,他的妻子告诉他,家里存款只有不到一万了。回望这段经历,他说虽然少挣了两年的钱,但却为自己积累下了丰厚扎实的科研功底,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两篇IF5分的SCI论文,那些夜以继日的实验生活没有白费,科研带给了他独特的思维和视野,这些足以为他积蓄起成长路上的巨大能量。

年,他再次回到重医附二院胃肠肛肠外科工作,与第一次入职不同,这一次,之前积累下的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能力以及扎实的科研功底为他铸造了一副坚实的铠甲,让他在临床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帮助众多患者摆脱痛苦,成为科室人才梯队中的中坚力量。为了将自己的专业做深做精,在微创腹腔镜的时代,他追求更微创以及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创伤的理念。在科室王继见主任的带领下,一同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无气腹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这一手术是将悬吊式腹腔镜技术与单孔腹腔镜技术相结合,在发挥单孔腹腔镜优势的同时,更加安全。尤其适合于心肺功能欠佳、全麻手术耐受力相对低的高龄患者腹腔镜微创手术。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还可进一步减少住院费用,也更加经济。目前科室的这一技术也在全国范围内领先,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

一把手术刀,一支腔镜,可以说凝结着外科医生的全部心血,也寄托了无数危重病人生之希望。在张剑波心中,他希望自己作为拿刀人,能通过不断的钻研,将技术锤炼得更加精湛,用双手去治愈更多的病人,“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这是他一直坚定的选择。

突破自我

基层历练担起青年医生肩上的责任

在成长前行的路上,除了在专业领域苦下功夫外,张医院党委的委派,先后到巫山、奉节和彭水下乡,这医院挂职副院长已经一年多。基层的历练,让他感受到了作为一名青年医生肩上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医院挂职副院长一年多的日子,是张剑波再一次突破自我的一年。在这一年多里,他分管科教及学科建设、医疗质量管理、对口帮扶统筹、医院评审等多项工作,同时还对口支援普外科的临床工作。期间,医院的科教工作,组织开展多项全院科研学术培训及学术交流活动,申报多项科研项目,助力科研及学科交流能力提升;拓展人才培养制度,助力学科人才素质提升;担任创建办主任,负责医院评审工作,助力二甲复审。在专业领域,还组织重医附二院帮扶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梳理重点学科建设,助力临床和学科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在基层历练,张剑波承担的管理工作更多,但同时仍然专注临床工作,期间开展及指导了各种胃肠外科微创手术70余台次,而且还在门诊遇见了一位十多年前的老病人。这名患者是张剑波刚参加工作时救治过的一名病人,那时做了四次手术,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患者听医院开了专家门诊,还专程来复诊。看到多年前的病人依然健康地生活着,“我觉得所有的一切付出都值了。”

心怀热爱,追逐前人脚步。在行医路上,张剑波从未停歇探索生命科学的脚步,从未放弃给他人带去生的希望的责任与使命,也从未放下作为一名青年医生的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仍将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人物名片》》

张剑波

重庆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宽仁英才”项目优青人才。主要从事胃肠肛肠外科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外科及肛肠外科的微创手术治疗。近年来致力无气腹单孔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大肠癌手术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在恶性腹水、腹膜转移癌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中国NOSES联盟重庆分会理事、重庆抗癌协会造口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健促会普外科专委会委员,主持重庆市科委及卫健委课题各一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其中IF5分2篇,CSCD核心期刊论文3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